
副主任醫師,副教授;
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整形外科博士;
專注微創懸吊除皺的醫學博士;
形體雕塑專家;
1986年畢業于中國醫科大學,1993年獲得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整形外科博士學位,至今從事臨床醫學外科已三十余年,是國內知名的資深整形美容專家。在此期間,曾多次榮獲科研獎項,發布專業論文十余篇。長期的整形美容一線工作,使他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,是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優秀的副主任醫師。自2001年平安門診部建立,就長期坐診,至今已有11年時間,其優良的醫德,精湛的技術,得到了求美者的廣泛認可。豐富的臨床經驗使楊欣主任對微創除皺手術,鼻部、眼部、頦部等五官美容手術,吸脂塑形,面部注射微雕、除皺及激光美容等常見整形美容手術都可以非常嫻熟的完成。目前,微創懸吊除皺術是他的主要研究方向,在微創性、安全性及術后美容效果等方面,都取得了卓著的成就。
微創懸吊除皺——現代整形美容手術不僅強調美容效果,也更注重微創性。作為經驗豐常豐富的整形外科醫生,對面部解剖層次和面部神經解剖結構了然于胸,能夠避免對面部重要神經血管的損傷,經過三十余年的臨床實踐,對組織剝離精確,損傷小,出血少,更利于術后的快速恢復;切口設計不僅隱蔽、細小,而且可以將術后痕跡完美“隱形”,從而獲得更為理想的美容效果,以滿足求美者高標準的心理需求。同時,門診部還配備了先進的內窺鏡設備,以便更好的的輔助微創懸吊除皺術的進行。此外,擅于根據患者個人衰老情況,結合其他微整形治療方案,幫助眾多中老年女性“重返青春”,被患者親切的稱為“青春的守護神”。
五官整形——五官的雕塑,不僅要求醫生要有高超的外科手術水平,同時還要求醫生要具備專業的審美知識,這樣才能塑造出最美的五官。楊欣主任擁有三十余年的整形經驗。擅于將求美者個人特征,與美學標準相結合,設計最理想的整形方案。精于常見五官整形美容手術:鼻部(隆鼻、鼻翼縮小、鼻尖整形、駝峰鼻等畸形鼻矯正)、頦部(隆頦、隆頦修復)、眼部(重瞼術,眼袋祛除術)等,廣大求美者可以就近求醫。
吸脂塑形——針對吸脂易出現的不平整現象,有自己獨特的手術技巧去歸避。同時,強調減小手術中的創傷,降低求美者的手術風險;加緊對皮膚的收緊,避免吸脂后皮膚松弛現象。另外,還注重對整體體形的打造,使局部美溶于整體美之中。
學習履歷:
1981年9月—86年7月 中國醫科大學 醫療專業 學士
1988年9月—93年9月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整形外科 博士
工作履歷:
1986年 8月—1988年 8月 整形外科醫院 住院醫師
1993年10月—2003年10月 整形外科醫院 主治醫師
2003年10月—至今 整形外科醫院 副主任醫師
工作成就:
1)新技術的臨床應用:
《帶蒂皮瓣微循環監測及早期斷蒂的動物實驗與臨床應用研究》---該項研究榮獲“1995年院校科技進步獎”三等獎;
2)科研成績:
主持研究的課題《帶蒂皮瓣微循環監測及早期斷蒂的動物實驗與臨床應用研究》1996年1月獲“一九九五年中國醫學科學院、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院校科技進步獎”三等獎(第一完成者)。參加研究的課題《額部擴張皮瓣同時用于鼻再造與面部缺損修復》1997年5月獲得“1995、1996年度中國醫學科學院、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院校醫療成就獎”三等獎。
3)教學成績:
作為研究生導師組成員,協助導師全過程完成6名博士研究生的教學和培養工作,指導數十名進修醫師和住院醫師的醫療教學工作。
發表論文:
以第一作者發表的論文:
1. 楊欣,馬繼光,孫廣慈。胸肩峰皮瓣微循環監測及臨床應用。中華外科雜志。2000,38(2):125。
2.楊欣,馬繼光,王佳琦,孫廣慈。微循環監測方法在皮瓣斷蒂前的應用。中華整形外科雜志。2002,18(5):283。
3.楊欣,馬繼光,孫廣慈。皮瓣微循環監測及早期斷蒂的臨床應用。中華醫學雜志。1993,73(8):479。
4. 楊欣,孫廣慈,陳宗基。任意型皮瓣微循環監測及早期斷蒂的實驗研究。中華整形燒傷外科雜志。1992,8(4):304。
聯合發表論文:
1.馬繼光,楊欣。預擴張額部皮瓣用于鼻再造和修復面部缺損—10例報告。中華外科雜志。2000:35(4):304。
2.馮國平、孫廣慈、楊欣等。胎兔手術技術操作基礎。中華整形燒傷外科雜志。1998,14(3):186。
3.雙側擴張頸肩皮瓣修復頸部瘢痕攣縮畸形。中華外科雜志。2000,38(4):285。
4.應用額部擴張皮瓣行鼻再造術—附26例報告。中華耳鼻喉科雜志。2000,35(4):304。
5.額部擴張皮瓣同時用于鼻再造及面部缺損修復。中華整形燒傷外科雜志。1995,11(5):352。
6.小頦畸形的診斷和治療。中華整形外科雜志。2000,3:166。
7.持續無痛快速擴張法及其臨床應用。 中華整形燒傷外科雜志。1995,3:167。
8.先天性瞼裂狹小綜合癥的治療體會。 中華整形燒傷外科雜志。1997,3:175。
9.三維表面取模后轉換成二維平面后測量擴張皮膚面積。 中華整形燒傷外科雜志。1999,1:37。
10.真兩性畸形診斷治療的探討。中華整形燒傷外科雜志。1999,2:129。
楊欣好大夫個人網站:http://yangxin.haodf.com/